大田县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影响,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工作,深化“五比五晒”和打好“十大攻坚”会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从数据上看,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总体保持平稳恢复态势,各行各业经济运行正常运行,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去年。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9.38亿元,同比增长6.6%,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61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13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78.64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比重为18.7:49.8:31.5。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农林牧渔业稳中有升。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8.25亿元,同比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5.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现代特色农业提升发展,特色种养业提档升级,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定。
(二)工业经济稳中渐缓。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两年平均增长3.9%。全社会工业用电量增长17.4%,两年平均增长10.5%。
(三)投资增速有所提升。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7%,与2020年同期相比提高11.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7%。项目攻坚持续发力,投资后劲不断增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四)服务行业运行良好。2021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于2020年同期相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7亿元,增长11.2%,与同期相比提高8.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其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2%,与2020年相比提高24.3个百分点。
(五)金融市场增速放缓。2021年,全县本外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完成146.32亿元,增长5.8%,较上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本外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完成126.82亿元,增长12.7%,较上年同期低4.6个百分点。其中,不良贷款率0.95%,比上月下降0.09个百分点。
(六)城乡居民收入增加。202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645元,增长8.4%,与同期相比提高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74元,增长11.1%,与同期相比提高3.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二、主要亮点
(一)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提升
2021年,全县实施美人茶产业攻坚会战,促进美人茶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广美人茶团体标准,完成茶叶品种改良1330亩、低产茶园改造3940亩,国家茶叶公园、美人茶文创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暨2021年国际茶日福建省系列活动和首届中国美人茶大赛暨产业发展研讨会,被评为全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荣获“中国美人茶之乡”称号。特色种养业提档升级,银顶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园、济阳蛋鸡产业化等项目加快推进,鑫丰蓬现代化生猪养殖、广平云悦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
(二)服务业新动能加快释放
2021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达36.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3.6%,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9.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4.1%。全县加速实施现代服务业攻坚,提速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积极推动文旅康养项目建设。鸿蒙蝴蝶云物联网、亦佳民宿、桃源里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乐顺物流、阔公戏非遗休闲观光旅游区、渔家晚霞灯光小镇等项目建成投产;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积极参与第二届“乐购三明”直播节暨“明品明味街”开街活动和“全闽乐购·多彩大田——县乡走透透·游商圈”系列活动等直播带货活动;组织参加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田智网”监测云平台、清航无人直升机产业化等项目成功签约。与厦门建发国旅集团签订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大田县首届(云上)?;ń?,“大田美人茶乡红色之旅”获评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翰霖泉运动森林康养基地获评三明市运动森林康养创建基地,青年旅行社、茶天下度假旅游等4家企业入选全市文旅康养主导产业企业。
(三)民生保障不断健全完善
2021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95元,同比增长9.4%,增幅居全市第2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45元,增长8.4%,增幅居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4元,增长11.1%,增幅居全市第4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全县就业工作保障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2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85人,劳动力转移就业3229人。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全面完成,参保率达100%,
三、经济运行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长压力显现。一是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依赖资源型企业,税源单一;二是因市场行情、采矿证到期、 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全县规上工业减停产企业达四分之一以上,并且本年因减停产申请退出规上工业企业共55家,而纳入规上的企业仅11家,产业接续发展后劲乏力。
(二)三产结构亟待提升。前三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1%,远低于全市36.4%的平均水平。全县三产结构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全县服务业还是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和公共服务性支出、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科研开发、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所占比重都非常小。代表三产最新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县三产水平的提升。
(三)财政收支压力增大。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11.91亿元,增长3.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7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亿元,增长3.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7位;税性比重73.81%,同比增长6.57%;全县公共财政支出29.9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支572万元,下降0.19%。2021年全县累计完成税收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6.57%。税收收入不高,导致全县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增大。
附件1
2021年三明市大田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指 标 |
总量 |
增速 |
全市增速 |
增速比 全市高 |
增速居 全市位次 |
(亿元) |
(%) |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249.38 |
6.6 |
5.8 |
0.8 |
4 |
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78.25 |
6.3 |
5.5 |
0.8 |
2 |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3.7 |
3.6 |
0.1 |
7 |
四、固定资产投资 |
- |
17.7 |
9.0 |
8.7 |
4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 |
-48.3 |
6.2 |
-54.5 |
-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60.67 |
11.2 |
9.0 |
2.2 |
2 |
六、进出口(人民币计价) |
- |
- |
- |
- |
- |
#出口 |
- |
- |
- |
- |
- |
#进口 |
- |
- |
- |
- |
- |
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
11.91 |
3.8 |
5.7 |
-1.9 |
7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7.81 |
3.2 |
2.1 |
1.1 |
7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29.99 |
-0.19 |
5.7 |
5.89 |
- |
八、期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
146.32 |
5.8 |
5.3 |
0.5 |
5 |
期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
126.82 |
12.7 |
10.9 |
1.8 |
5 |
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1295 |
9.4 |
8.7 |
0.7 |
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2645 |
8.4 |
7.8 |
0.6 |
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5851 |
11.1 |
10.7 |
0.4 |
4 |
备注:1.县(区、市)为季度上报,季后23日前上报。
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省铁路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